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住宅标准化历程与展望

发表于2007-06-15
一、品质时代呼唤标准化、模数化
中国的住宅建设已进入品质时代,进入到从追求外在环境的舒适、休闲到讲究内在的居住性能质量,特别是在当今提倡中小套型开发的建设模式。房地产开发需要精明发展、精细化建设,要提倡居住品质,要提高开发效率、降低成本,要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作出理性决策。时代的机遇呼唤标准化和模数化!

世界共同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筑工业化是强盛住宅建设、房地产开发的必由之路!欧美发达国家建设的历史经验无一不是验证了这一个结论。大力关注住宅标准化,推进住宅产业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目前,在停滞了近30年的我国标准化的进程,将要重新认识,重新崛起!

我们要大力提倡模数协调的制度,要用定制化方式生产,用标准化的理念指导我们行为!从而使房地产开发达到新的境界,迈上新的台阶。

 

二、工业化与产业化是必由之路

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前提高效益、解决住宅建设质量的根本出路。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及住宅建设仍处于粗放型的阶段。生产效率明显偏低,房地产产品性能及工程质量低下,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住宅质量需求。有数据表明,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先进国家的1/7,产业化率为15%,增值率仅为美国的1/20。住宅部品产业化水平差距更大。当前,我国商品化供应的住宅部品为5000-6000种,而美国已达到50000多种;系列化产品不到20%,不但品种少,质量差,而且同种产品的规格繁多,性能差。普遍达不到现代居住水平的要求,也缺乏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住宅产业运行机制。

什么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简单地说,住宅产业现代化就是采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也就是生产经营一体化:将住宅建设全过程的建筑设计、构配件生产、住宅建筑设备生产供应、施工建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诸环节联结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住宅产供销一体化。在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优良的住宅产品和优质服务。

可以将住宅产业现代化归纳成“六化”,即连续化、标准化、集团化、规模化、一体化和机械化。这看似简单的“六化”,实际是对传统住宅生产与经营方式的彻底“颠覆”。

 

三、产业化带来深远影响

住宅产业化将给我国的住宅业及其相关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给住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带来深远的影响;住宅产业化催生了兼有房地产开发职能的住宅产业集团,而住宅产业集团具有一体化生产经营优质适价住宅的优势,将会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规模大、实力强的房地产公司在与产业集团的竞争中生存,已经意识到企业发展必然走依托社会资源整合,标准化和集成化的路子。

     国内大型企业运作趋向:国内有实力的跨地区发展的房地产集团企业,诸如:万科、金地、万通地产等为应对多元市场的竞争、提高产品品质、简化运营机制、降低开发成本,开始向国际化集团管理运营模式看齐。加强企业的研究机制,将定制化、标准化和模块化做为企业发展的主打方向。

 

四、模数化的缺失导致产业化失调

标准化、模数化的工作是政府的职责。在推广和应用模数协调方面贯彻不力,导致住宅产业化长期形不成。开发成本、效率和效益低下。

住宅开发及部品生产标准化概念淡薄,模数协调理论早丢到脑后。部品设备无序化生产,技术引进名目混乱。

1、 建筑模数发展历史进程

五十年代末,模数数列及扩大模数研究与应用;六十年代初,拟定了“建筑统一模数制”,并开始在全国房屋建筑中执行;八十年代以后,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模数协调TC95文件原则,对1970年的文本进行了修订和扩充,形成[GBJ2-8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九〇年代末,住宅部品大量扩充,部品的生产和安装极大地影响着住宅的品质、生产效率和成本的控制,住宅部品的无序增长急待克服。建标[2001]171 号《住宅模数协调标准》应运而生,标准强调“协调”,改变了建筑模数以结构为主体的编制思路。

 

2、中国模数制发展的特征

我国对模数数列的应用始自于五十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主要应用限于数列、扩大模数的研究和应用。在住宅生产方面主要限于结构主体,而没有注重数量众多的住宅部品的标准化,模数化的应用研究。长期以来,我国住宅部品产业标准化未得到发展,建筑分模数系列始终未得到长足发展,致使应用水平落后于国外20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充分应用模数协调的原则方法,指导住宅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安装。

 

3、模数协调基本概念

模数协调是指一组有规律的数列相互之间配合和协调的学问。生产和施工活动应用模数协调的原理和原则方法,制定符合相互协调配合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规程,规范住宅建设生产各环节的行为。

 

关于模数网络

n各部位的成千上万种产品将按照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地点和不同的生产时间,按照统一规格尺寸要求进行预生产或现场生产,最后在现场进行安装组合。

n各部位部品要按照组合体与组合件、组合件与部品、部品与部品之间要能有组织的、彼此协调地、配合良好地联接在一起。

模数网格设计的目的,不但能保证结构组合件(或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模数化系列尺寸。最主要的是为结构主体所包容空间(或称可容空间)提供了一个模数化空间,为建筑部品(称之为容纳件)提供了模数化可能。

 

模数网格协调可包括下列建筑的主要部位:

 

n结构构件及外墙部位

n轻质隔墙部位

n楼梯与电梯等交通部位

n门窗部位

n屋顶与天花部位

n厨房、卫生间部位

n阳台和露台部位

n地面与基础部位

n住宅设备部位

n设备管束部位

n装修、防水、保温材料部位

n 其他…

 

 

关于优选尺寸

n就模数协调原则应用的最大效能之一,就是要充分地对住宅专业部位或者住宅部品的参数系列进行优化选择。在保证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实行最少化,以此来保证各种住宅部品和组合品种简化,确保制造业的简易和经济,安装业的方便和效率。

n但是,随着居住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住宅部品有多样化的要求,不但要品种多、而且要有互换性。这就要求住宅部品实施优选尺寸,使其形成一个优先系列尺寸。

 

4、住宅模数协调的目的

模数协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模数协调使住宅生产各个方面利益最大化,彼此尽量不受约束。达到五要求:

(1)实现设计、制造、经销、施工等各个环节人员之间的生产活动互相协调;

(2)能对建筑各部位尺寸进行分割,使部件规格化又不限制设计自由;

(3)使用数量不多的标准化部件,建造多样化类型的住宅建筑;

(4)促进部件的互换性,使部件的互换与其材料、外形或生产方式无关;

(5)简化施工现场作业,达到成本、效率和效益目标;

 

5、模数协调缺失严重后果

(1)因为缺乏模数协调原则指导下的统一规格尺寸的要求,在开发和引进住宅产品的过程中无章可循,任意性极大,品种多、规格杂乱。据调查统计,七个新建企业生产的15个型号的浴缸,实际就有七种长度,八种宽度和十三种高度。无标准化可言,严重影响了安装质量。

(2)因为产品规格尺寸多、缺乏互换性,与建筑设计难以协调。施工安装离不开砍、锯、填、嵌原始施工方法,施工处于粗放型。成品的质量档次始终处于低水平。

(3)生产工场因得不到在统一模数协调尺寸要求,无法安排大批量生产,产品定型长期不能完成。严重影响产品系列化的发展。迫切呼唤部品统一规格尺寸要求的早日出台。

(4)因为住宅产品规格尺寸的任意性,部品与建筑,部品与部品之间缺少固定模式的配合。接口技术缺乏研究,接口配件不配套、不齐全。成品质量差,不美观。

(5)建筑设计困扰于寻找不到相应规格的产品。好的住宅设计项目,没有完善品质的住宅部品相配合,那是空想。好的产品没有很好的配合接口,那是粗制滥造。

 

五、现有模数标准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模数标准的修编完整度不够,空缺很多。大体上标准编制可分为四个层次,一类属于总标准,规定了数列、定义、原则和方法。二类是专业的分标准,分为建筑、住宅、厂房等,专为住宅使用的是住宅模数协调标准。三类是专门部位的标准,表内所列为楼梯、门窗、厨房及卫生间。四类应是住宅专门部位的各种产品或零部件统一规格尺寸的规定。可用产品分类目录的统一规格尺寸加以指定。

四级层次构成了模数协调体系的框架,其中一、二类为原则规定。是制定“标准的标准”,三、四类是应用标准,具体指导工程产品设计,制作加工,销售经营,施工安装,更换改造等方面。

 

综观我国传统建筑模数标准,大约存在下列问题:

(1)传统标准的编制深度、广度有偏颇。

对模数协调认识和应用方法,因受条件局限尚未有充足的理论和实践。特别二类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实际上只是对当时通行的大板住宅和砖混住宅作了一些选择上的规定,并没有从原则基础、应用方法、协调原理上阐述,指导意义不大。本次修编主要使用已有标准的名称,作了全局性的改动。

(2)传统标准中“协调”是含义及表达不突出

模数的关键在“协调”,是讲数与数列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的原则和原理。数列和优化数列(参数)并不是应用的目的,而只有应用这些数列和优化数列(参数),进行互相配合,相互制约才能产生最大的效应。传统标准阐述数列、参数、轴线定位多了,而协调的定义、概念和应用少了,以至于与实践应用脱节,不能真正地指导开发、生产和安装,发挥模数的作用。

(3)应用标准编制的数量不足

组合建筑物有诸多个专门部位。目前只有楼梯、门窗、厨房和卫生间三类部位模数标准,而大多部位标准尚且缺项。诸如:屋面、吊顶、隔墙、管束、电梯、盒子间、内梯、板材……等等。而住宅部品材料、设备等分类达数十种,成千上万种部品,目前已作出统一规定尺寸要求寥寥无几。缺口数量颇大。

(4)传统标准内容、定义和方法已不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

传统标准大多在十多年前编制完成的,不同程度地反映原标准已不适应现代住宅建筑技术发展的要求。很多名词术语需要重新定义,补充完善。应增添的应补足,不适应的应当进行调整。新的技术和部品应当反映进来,尚要给各类参数留出空间,提供发展、创新的可能,修编的任务十分繁重。

 

六、对策与建议

  

突出重点,顺序渐进

新编住宅模数协调标准参照国际标准TC-59的有关条文,并重点研究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编制思想和方法。力求使我国住宅模数协调标准与国际标准靠拢。

建议采取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重点,后全面的逐步推进的方针,使模数协调的概念逐步为各行各业认识,为众多的研究、设计、施工销售人员所掌握,真正成为工具,发挥模数协调对住宅产业的效用。

 

克服障碍,通力合作

模数协调是涉及到各个工业部门、政府、开发商的多方面,需要克服部门之间的差异,实行通力合作。

建议建立跨部门的全国住宅建筑模数协调发展协会,负责对全国和本行业的模数推广应用和协调工作。在建设部内建立模数指导小组,负责策划和指导日常工作。

 

开展研究,加强试点

模数协调原则、方法,对大多数人员是陌生的,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工作,并勇于实践。选择试点城市开展重点推广试行工作,总结经验后,向全国扩散。

建议开展相关技术攻关的研究:大力推广整体卫生间盒子结构;大力采用可拆改、易维修轻质隔墙板的模数系列尺寸及其接口技术的研究。住宅各种配管、排管定型设计、接口技术研究等等。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

政府是主导。领导技术密集型和大型的企业攻关,组织社会化生产,开展部品认证,以及在执行政策、研究课题等方面全面推进,政府不参与这个事情很难做成。企业是主体。企业在推广过程中是重要的积极因素。应当认识到模数化对企业发展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工具,能够为我们企业带来好处、带来效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