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统计局最新报告:房地产不是投资增长热源

发表于2007-07-03
国家统计局网站刊登的一份最新报告对中国的房地产投资给出了“基本合理”的判断,这颠覆了以往认为房地产投资是中国投资增长“热源”的思维定式。

此外,这篇由国家统计局核算司郑学工完成的报告,还详细描述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近30年来表现出的不均衡发展。

投资过热随时可能发生

报告给出的统计显示,投资率(投资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净出口率在近30年来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目前的投资率已经从1978年的38.2%上升到去年的42.7%;与投资率不断攀升相比,我国的消费率则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62.1%下降为去年的50%,创下历史新低。

“不论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报告认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消费,目前经济增长仍是投资主导型的。”

但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潜在风险值得注意。报告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带动了经济的高增长,也与每次经济升温息息相关。“应该注意的是,本轮经济周期的波峰尚未出现,投资过热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

住宅投资基本合理

在对固定资产投资率定性“偏高”的同时,对于长期被喻为固定资产投资“热源”的房地产投资,报告却给出了“基本合理”的判断。

报告统计显示,在固定资产投资常年不断攀升的同时,住宅投资额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已经从1990年的24.1%下降为2005年的20%。

“我国住宅投资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慢于固定资本形成的增长速度。可见,固定资产投资率持续上升与居民住宅的投资关系不大,住宅投资并非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另一个指标就是“住宅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统计显示,德国住宅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最高,平均达到33.1%;美国其次,为26.3%;而我国仅为21.9%。“综合两项指标可以看出,我国住宅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是基本合理的”
发表于2007-07-12
沙发
发表于2007-07-20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