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积极的土地政策有助稳定房价

发表于2007-09-11
正是房地产“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北京的楼市交易却出现了反常的萧条。根据相关数据,9月1日~4日,北京市住宅交易量为1850套,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成半。在市中心的二环以内,基本呈现有价无市的局面,出现整体的销售低迷。

与此同时,房价却在迅速攀升。7月,北京房价涨幅10.4%,1~7月累计涨幅9.4%,部分楼盘同比涨幅甚至高达100%。交易量的下降,既是本轮涨价的“果”,又是下一轮涨价的“因”。开发商对房价预期较高,因此供应减少,供应减少支撑起更高的房价,这是最基本的市场链条。

虽然远水难解近渴,但增加土地供应无疑是增加楼市供应量的基础。土地供应量的增加能减少对房价的过高预期,从而起到引导市场价格的作用。北京日前公布了今年土地供应计划及中期土地规划,对市场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

在北京2007年土地供应计划中,虽然住宅供应用地总量减少了300公顷,但是如果把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用地和“两限房”用地相加,带有政府补贴性质的住房用地反而比去年增加了100公顷,这对于总体上平抑房价相当有益。

相比之下,对“8·31”遗留项目的清理更是盘活了一块巨大的土地存量。据北京市国土局《关于停止执行458号文件加快遗留项目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北京市将对当年“8·31大限”中突击过关的项目进行调查清理,这些遗留项目有463个,建筑面积3373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或“烂尾”,未能开发或上市。此次清理,将督促开发商加快开发进度,盘活存量,形成实际上的有效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部门在清理这些遗留项目上,表现出了相当的务实姿态。有关官员表示,此次清理是督促有关企业和单位尽快开发,而不是要处罚,更不是无偿收回。一般认为,这些遗留项目都是开发商“囤地”的结果,实际上,这些当年突击过关的项目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土地烂尾的成因各异,应该区别对待,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一概无偿收回,听起来虽然豪情万丈,但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效果并不理想。

当然,督促并不是万能的,相应的处罚措施必须跟上。没有强制约束力的措施,往往会成为一纸空文。希望622号文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页|1|
/1页